通过木材热解实现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

2024年 5月 7日

热解是指在惰性气氛中高温分解材料的热化学过程,将生物质转化为固体木炭等产物,然后通过气化进一步提炼成氢气。这篇博客,我们将探讨应用于木材颗粒的一个热解模型,并讨论如何使用参数估计优化这一过程。

热解的历史和使用

在古代,热解通常是把木材放在一个坑里,上面覆盖泥土等材料,以阻挡空气进入坑内。这种方法可以让木材阴燃而不燃烧。在这一过程中,木材会释放出蒸汽 ,随后凝结成焦油。这种形式的热解通常用于生产焦油和木炭,焦油用于浸渍船用木材,而木炭则用于冶铁工艺。

摩洛哥用于木炭生产的土堆。
使用坑式热解法生产木炭。图片通过 Wikimedia Commons共享,获 CC BY-SA 4.0

在现代,使用钢制反应器来制造惰性气氛,在化学工业中,热解被用于生产各种形式的碳和从石油、煤炭和木头中提炼其他化学品。

此外,热解是气化的第一步,这是通过生物质与蒸汽等成分在高温下发生反应,进一步将生物质转化为氢气的过程。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产生的焦油会在设备内凝结,造成设备堵塞。热解作为预处理,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焦炭。这种焦炭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较少,而且易于研磨,运输成本较低。另一种通过热解产生氢气的方法是甲烷热解,其中甲烷会分解成碳和氢。

化学工程师可以使用仿真根据热解工艺条件预测产品产率,从而优化热解工艺。此类仿真所需的模型参数可通过实验数据和参数估计得出。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个这样的模型示例。

模拟热解

通过参数估计研究木材热解案例模型可以使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的附加化学反应工程模块构建。该模型包括参数估计、根据实验数据定义多目标函数的功能以及一系列求解器—所有这些功能 6.2 版本软件的化学反应工程模块均可提供。

木材颗粒的球型模型。
模拟的生物质是一个球形的厘米大小的木材颗粒,具有各向异性的传热和传质特性。

构建多物理场模型

该案例模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演示了如何构建一个模型来描述各向异性木球颗粒中的热解过程、动量传递和传热,第二部分则展示了如何利用参数估计来优化模型。估计的参数包括1个阿累尼乌斯常数、2个反应热和1个外部传热系数。
热解产物取决于多个变量,如原料类型、加热速率和工艺持续时间。由于反应机理复杂,通常采用 集总反应模型,即根据反应产物的相位,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的伪物质可用于建立一个简化的可用于工程目的反应方案。

显示了一次和二次热解反应的反应方案示意图。
模型中使用的反应方案。

该反应方案描述了一次和二次热解反应。一次分解将木材转化为伪气体(常温下不凝结的物质)、焦油(所有可凝结的挥发物)和中间固体。在二次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进一步分解成气体或焦炭,而中间固体则分解成焦炭。当气体和焦油离开颗粒时,会导致质量损失,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在这个反应模型中,一次反应都是吸热反应,需要热量,而二次反应则会产生热量,因为是放热反应。

利用参数估计优化模型

参数估计问题由三部分组成:实验数据、模拟实验物理场的正演模型,以及将二者进行比较并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小化差异的优化算法。

用于收集测量数据的实验装置包括一个通过氮气流过炉腔实现惰性气氛的熔炉。炉温保持恒定。将木材样品放入高温炉中,在热解过程中记录样品的温度和质量。在样品的三个位置测量温度梯度:沿水平方向各向异性木纤维的表面、中间和中心位置。

展示实验系统的示意图,包括等温炉内的木材颗粒。
实验系统,包括等温炉内的木材样品。

正演模型描述了厘米大小的木材颗粒中的热解反应、传质、流体流动和传热。在本例中,固体的传导传热和渗透性都是各向异性的。

优化模型

在未进行优化的情况下,正演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温度的变化趋势,但完全无法捕获到实验中的最终质量。经过参数估计后,优化模型捕获到了粒子中心温度峰值的时间,并准确描述了最终质量。

一维图显示了正演模型和优化模型的表面和中间温度。
正演模型和优化模型的中心温度和归一化固体质量的1D图。

左图:模型对表面温度和中间温度的预测,将正演模型(用估计参数的初始值求解)和优化模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右图:中心温度和归一化固体质量的模型预测,将正演模型和优化模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评估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了木材颗粒的总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下面,我们将说明每种固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在反应过程的早期,主要是木材的变化。这些木材通过一级热解反应转化为气体和固体中间产物。在整个过程的后期,二次热解反应将这些物质进一步转化,其中大部分颗粒由木炭组成。

这张图展示了当木材颗粒被加热时,木材被转化为中间体和木炭。
三个不同时刻的木材、中间体和木炭的归一化密度。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与该过程相关的温度、热源和质量源。在一次热解过程的早期,木材会转化为中间体、气体和焦油。由于一次热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会产生正质量源(形成气体)和负热源。在 270 s 左右的过程中期,形成焦炭的过程已经开始,气体产生较少,热源较高。最后,在整个过程的后期,只有二次热解反应发生,由于热量的蒸发,木材颗粒中心出现温度峰值。

  • 150 s 时的热源、质量源和温度。150 s 时的热源、质量源和温度。
  • 270 s 时的热源、质量源和温度。270 s 时的热源、质量源和温度。
  • 433 s 时的热源、质量源和温度。433 s 时的热源、质量源和温度。

图中显示了粒子的总热源和总质量通量。
两种放热炭化反应使热源锋面向粒子中心移动。箭头表示总质量通量,沿纤维方向最大。

下一步

想亲自动手体验一下模拟文中的案例模型吗?COMSOL 案例库中提供了 MPH 文件和详细的逐步建模说明:

扩展阅读

博客分类


评论 (0)

正在加载...
浏览 COMSOL 博客